果业为淳化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淳化建设果业强县促农民增收工作纪实
科教网讯(李全胜 记者 倪 飞) 近年来,淳化县果业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县果业工作总体要求,以建设果业强县为目标,发展苹果产业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发展新栽果园面积,扩大生产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狠抓促销宣传,推动招商引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果农素质,使淳化县果业强县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项目为龙头 带动果农增收
今年,淳化县积极实施现代果业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带动果业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项目总投资3831.5万元,其中: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700万元,整合地方涉农资金1080万元,引导企业、农民等社会自筹资金2051.5万元。建设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0亩。完成果园节水灌溉4000亩、防雹网1000亩,板、带、芯综合防虫3400亩、引进、改良果树品种60万株、种草培肥4300亩、果实套袋10000亩、间伐、改形1000亩、技术培训40000人次、发展规模化养猪2万头、建成标准化圈舍8000平方米、建成沼气池500口。现代果业和生态果园示范村等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县果农实现果业增收。据统计,今年1到9月份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55元,仅水果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252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71%,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县长闻俊辉、县委副书记郑富超、副县长刘敏轩陪同咸阳市委副书记高合元检查淳化果业生产
扩大果园面积 壮大生产规模
近年来,淳化全县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果业强县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果园新栽,连续五年,每年新栽苹果5万亩。县财政每年投资100万元支持果园新栽工作,县果业中心组织栽植户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筹资备苗、落实面积、动员栽植、督促检查等关键措施,严格做到大坑、足肥、带水、覆膜、开通风带和连片成方栽植的基本要求。全县累计完成苹果新栽22万亩,杂果新栽5.3万亩。今年实施改形修剪45万亩,清园涂白50万亩,淘汰残败老化园2.5万亩,秋施基肥50万亩、果园种草10万亩、果实套袋25.8亿只、病虫害综合防治45万亩、建成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万亩。全县水果面积达到63万亩,产量80.5万吨,其中苹果55万亩,产量72万吨。为果农实现收入15.5亿元,果园面积的不断扩大,为生产规模的壮大提供了先决条件。[page]
果业中心班子会议研究果业工作
推行标准化生产 推进产业化经营
县果业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项目带动,以质增效”原则,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以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普及果园适用技术,示范推广“果、畜、草、沼、窖”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全面实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推行果园灯、板、带、网等现代防治技术。这些措施促使了苹果质量全面稳定提升。全县共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园618个,发展省级苹果生态示范村5个,建设绿色无公害苹果面积19.4万亩,苹果标准化示范乡镇2个3万亩,全县苹果优果率达到78%以上。“淳华” 牌红富士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淳华”牌富硒、富锌苹果在昆明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金奖,获准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坚持推进苹果产业化经营,苹果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政企联手,社会参与,建立果品产业营销服务网络,形成了县有果业中心、供销集团,乡有果树综合服务站、果工贸公司,村有果业技术员、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果品服务体系;按照“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苹果果汁、脆片、套袋、纸箱等果品加工包装企业。全县现有果品加工企业4个,经销公司20多个,果品经销大户1500个,代办1200人,形成贸工农互相协作、产加销上下贯通、政企农综合增收的苹果产业大格局。
2010年秋季县果业中心组织果农学习培训[page]
狠抓促销宣传 推动招商引资
为了使全县苹果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果农树立精品意识,采取在主要销售地设立营销点、赴先进国家和地区考察苹果、在中省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参加苹果展销会,开通果品绿色通道,举办苹果艺术节、销售座谈会等,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地宣传淳化苹果。在苹果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形势下,苹果远销东南亚、欧盟、俄罗斯、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今年10月上旬,该中心积极组织苹果展品参加在洛川举行的2010年中国苹果节;10月下旬,组团参加了武汉、广州苹果展销会,会上,“淳华”牌红富士以独特的口感、上乘的品质,赢得了各地客商的好评。目前,全县已建立了国内苹果营销点11个,成功举办了9届苹果艺术节,在省、市电视台发布电视广告25期(次),制作苹果专题宣传片15个,苹果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县已销售苹果58万吨,占总产量的80%,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优质套袋红富士每公斤7-10元,套袋秦冠每公斤3.1-4.2元,榨汁落果每公斤1.2-1.6元。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在狠抓促销宣传的同时,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热情服务,积极参与,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2009年,引进咸阳华泰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3824万元,建设果品包装生产线及两条光电分选线项目;今年年初,该中心与咸阳奇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系,通过进一步洽谈协商,投资4838万元在淳化县润镇工业园区建设8000吨果品气调库及果蔬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咸阳冠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蜂蜜加工及果品冷储项目。联系协调好国家科委948项目办咸阳站在十里塬投资158万元,建设1000吨气调库一座;淳化欣盛农化公司在石桥乡建设中型气调库1座。正因为全方位的宣传,促使了华泰、奇瑞等果业企业纷纷落户淳化,有力的推动了淳化果业经济的发展。
淳化县润镇现代果业项目区苹果园一角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果农素质
果农素质和作务水平的高低与果品的质量和果农的经济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县果业中心加大果农培训力度,以提高果品的品质,采取“走出去”,组织果农赴洛川、北京等地实地参观学习,吸收借鉴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请进来”,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果树专家来该县举办高层次培训会,向果农传授果业发展的趋势和科学地管理理念和经验;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深入乡村,按生产环节向果农实施普及性培训;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大培训范围,在该县电视台制作播出果园管理节目10期,利用电子信息显示屏滚动发布果园关键生产环节管理技术要点。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500多期,并编发了《果农手册》、《优质苹果生产管理周年历》、《果园管理技术规范手册》、《果树栽植技术规范》、《果园夏季管理技术要点》、《秋施基肥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10万余份(册),年培训各级技术员和果农6万多人(次)。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提高了果农的素质和作务水平,使果品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促进了果农增收。
近年来,淳化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市大力发展水果产业的机遇,发挥土地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把水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拳头产业,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水果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水果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水果产业质量效益。截至目前,该县水果总面积达到63万亩,产量80.5万吨,年产值15.5亿元。果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