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信息技术如何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信息技术如何成为城市 2010-11-13 09:31:48
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用户越来越享受到技术带来的革新和应用,而信息技术逐渐内嵌入城市发展的大框架,对城市和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用户越来越享受到技术带来的革新和应用,而信息技术逐渐内嵌入城市发展的大框架,对城市和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请关注——

  物联网、泛在网、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刚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展示了未来城市的种种可能,而信息技术也随之突破个人应用的范畴,渗透进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11月4日,来自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因特尔、思科、摩托罗拉的专家齐聚江苏张家港,探讨信息通信技术对城市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信息技术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今大部分人都有手机,在网络上聊天,在开心网上种菜。所有这些都为信息技术在城市层面的应用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朱亚立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用户越来越享受到技术带来的革新和应用,技术也发展成为和水电煤一样公用的基础平台。“思科在韩国、美国、印度建立了相应的社区。居民入住社区后,这些设备可以即时开通、享用,融入居民生活的每一部分。而如果把这些信息技术应用到规模为5百人口的城市,可以为城市增加收入150亿美元,GDP增长率达到9.5%,节约能量约30%,并创造37万个就业机会。” 朱亚立说,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年龄老化比例下降、人口增长集中在新兴国家和经济实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必将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摩托罗拉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由于人口众多、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国人对新技术不同的喜好,使中国的城市发展备受世界瞩目。“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必定会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包括现在正在成长的国家非常不一样的路,从而对全球发展带来更大的变化和机会。”

  信息技术对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得到了IT界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刘彩表示,联合国于2006年成立了一个“ICT(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发展全球联盟”,世界主要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都参加了这个联盟。“可以想像,一个无所不在的,能够克服时间、空间障碍的无线通信网络,能把计算机和网络功能发挥到极致,并使人类走出语言通信时代,进入多媒体通信时代。”刘彩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通信部门需要抓住这个转型的机会。

  技术发展以百姓生活为核心

  信息技术逐渐内嵌入城市发展的大框架,对城市和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智能医疗、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数字地球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名词也应运而生。与会专家指出,新技术在构建城市新面貌的同时,改善百姓的生活、提升百姓的生活感受是技术发展不变的目标。

  “北京急救中心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急救中心从接到电话至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在13分钟。而随着交通的恶化,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到半个小时,延误抢救时机。”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交通有望改善这一局面。“中国联通已与主要的汽车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每一辆车出厂时候都加上一个3G通讯模块,作为智能交通的控制手段,改善交通现状。”

  刘韵洁表示,信息技术还应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三次举国默哀。面对这些灾难,我们不仅需要哀思,还要考虑如何亡羊补牢。”刘韵洁分析说,统计表明,截至2009年我国至少还有1.6万个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特定地区、危险地段进行的环境生态监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在考虑部署这个问题。而我国的相关技术已经有一定水平,却迟迟没有展开工作。”

  刘韵洁认为,无论是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或者物联网,都是城市发展难得的机遇。但在形成产业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产业自身的发展外,更要重视国民经济、老百姓生活当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产业发展的机会就蕴含在这些问题当中。“尊重人民的生命、权利是民生的基本要求,技术应该向这些方向努力。” 刘韵洁说。

  互联互通尚存障碍

  在最近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作为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各大运营商、IT企业也将此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然而,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的一派欣欣向荣下,却是亟待破解的产业发展瓶颈。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九一表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8.3亿户。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网络社会,在为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随着3G商用不断深入,各层次的移动带宽、ICT发展不断加速,互联网产业和通信业不断融合,成为连接产业发展和客户运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使无线电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露。”

  刘九一说,面对这一状况,急需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无线电频谱资源。“为了促进3G业务、TD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做好无线电资源的协调配置工作,同时对物联网、传感元器件的频率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对无线宽带频率进行规划。”

  从TD产业的发展经历出发,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认为,目前急需制定和推广相关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标准,并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来夯实壮大产业链。“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协调组织非常重要,同时需要行业的相关组织来解决知识产权、市场协调、产业合作等问题。” 杨骅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