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召开
成思危建议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日电(记者徐玢)“目前我国已建立了3个有关的碳交易市场,但由于经验不足、对国际市场了解不够,这些市场实际处于‘有场无市’的状态。”在今天闭幕的第六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在题为《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的主题报告中表示,我国应大力推进和完善碳交易、碳金融平台建设,以绿色金融手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成思危指出,发展绿色经济,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金融手段的支持,尤其要重视建设自己的碳交易平台和交易市场,利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来推进节能减排。目前我国每吨碳排放指标的售价约8欧元,而欧洲市场的售价能达到12—15欧元。成思危说,我国目前提供了国际市场碳交易60%的份额,是世界碳交易和碳资源提供的主体,但由于碳交易平台、中介机构不发达,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没有定价的话语权。
成思危分析说,按照《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有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的义务。但目前发达国家向我国购买的多是资源型减排指标,很少涉及由技术转让实现的技术型减排。“通过这种方式,发达国家实际上逃避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减排技术的义务。”成思危建议,在未来的碳交易中,必须资源型与技术型并重。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软科学研究团体,在促进我国软科学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部将继续支持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的发展,希望软科学研究会在“十二五”期间坚持为各级决策服务,积极推动软科学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提供支撑,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
本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主题为“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