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3与退市产品该选谁
理论数据综合对比
我们简单汇总一个当前的行情三大件表格,其中在CPU部分,700到800元价格区间内的在售产品包含酷睿2E7600双核心产品,散装版本售价720元左右;酷睿2双核E8300,同样是散装产品,售价要760元左右;另外酷睿2四核Q6600也有销售,售价在770元左右,而Q7700则售价要到790元——还是散包价格;此外,还有我们最近比较推崇的酷睿i3 530正品盒包CPU,它的价格在750元以内徘徊,最低时已经接近720元底线。
主要规格 |
酷睿i3 530 |
酷睿2双核E7600 |
酷睿2双核E8300 |
酷睿2四核Q6600 |
核心数量 |
2 |
2 |
2 |
4 |
线程数量 |
4 |
2 |
2 |
4 |
实际主频 |
2.93GHz |
3.06GHz |
2.83GHz |
2.4GHz |
接口类型 |
LGA 1156 |
LGA 775 |
LGA 775 |
LGA 775 |
一级缓存 |
2*64KB |
2*64KB |
2*64KB |
4*64KB |
二级缓存 |
2*256KB |
3MB |
6MB |
8MB |
三级缓存 |
4MB |
—— |
—— |
—— |
总线频率 |
2400MHz(QPI) |
1066MHz(FSB) |
1333MHz(FSB) |
1066MHz(FSB) |
工艺制程 |
32nm+45nm |
45nm |
45nm |
65nm |
TDP热功耗 |
73W |
65W |
65W |
105W |
电压范围 |
0.65V~1.4V |
0.85V~1.3625V |
0.85V~1.3625V |
0.85V~1.5V |
指令集 |
最高SSE4.2 |
最高SSE4.1 |
最高SSE 4.1 |
SSE3 |
集成显卡 |
HD显卡 |
—— |
—— |
—— |
其他技术 |
超线程技术、VT-x虚拟化技术、SpeedStep技术、Execute Disabit Bit技术 |
VT-x虚拟化技术、SpeedStep技术、Thermal Monitoring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技术 |
VT-x虚拟化技术、VT-d虚拟化技术、Trusted Execution技术、SpeedStep技术、Thermal Monitoring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技术 |
VT-x虚拟化技术、SpeedStep技术、Thermal Monitoring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技术 |
当前价格 |
725元 |
720元 |
760元 |
770元 |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表格,对如上几款产品的规格进行对比,请大家参考。需要提出的是,这样的对比不仅仅是单纯规格的对比,技术本身先进性的对比,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page]
实际应用对比
在前一页中,我们对几款产品的规格做了简要的对比,实际上在性能端,我们已经没有做过多讨论的必要。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的酷睿i3处理器架构运算效率非常高,所以在很多性能测试中,都占据主要的位置。
以目前的应用程序举例,如《星际争霸2》游戏,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游戏,被众多暴雪迷所关注,而它只能够支持双核心的计算加速,也就是说更多的物理核心并不能够对这款游戏作品产生更大的帮助作用。
当然,越来越多的视频与图形图像软件开始支持SSE 4.2指令集,这部分指令集的作用则是能够大幅提升应用效率,令同等操作可以节省更多时间,虽然没有使用更高的频率,但依然可以在相同乃至更低功耗下,将计算时间尽量缩短,这也是技术先进性的一个体现。
回过头来看一下新的酷睿i3处理器产品,它的价格是700元出头,而且是盒包产品,同等价位下大部分可选的老款产品多是散包装,在售后服务方面无法与酷睿i3相提并论。即便是单纯考虑规格,这些老旧的产品也并非是酷睿i3对手,如核心工艺,CPU核心端的工艺中,只有i3是采用了32nm制程,如Q6600之流还是65nm,足有一倍差距;
TDP热功耗看似酷睿i3排名中等,实则为CPU+显卡总的热功耗为73W,仅比其他老款单纯的CPU核心TDP多出8W,而在显示性能上,两者还不可容日而语。从电压方面考虑,酷睿i3处理器最低0.65V即可,而老款产品则还要0.85V之上。再说缓存,酷睿i3与其他同价老旧款CPU相比,是唯一一款具备三级缓存的产品,其容量也高达4MB,这要比酷睿2双核心CPU的二级缓存还多1MB,虽然在缓存容量上没有Q6600高,但是其架构先进性与缓存命中率的设计自然是要胜于前辈,而其总线速度则是完胜老款产品。
目前最便宜的H55主板,已经低至399元,即便按照499元计算,价格也并不算太过于昂贵,加上可节省的电力费用、电源费用以及计算效率所带来的应用效果,同价位下是选择新架构新系统,还是购买老产品?相信您已经心中有数。[page]
装机首选酷睿i3的三大理由
一、全新工艺制程更加节能省电
在智能系列处理器发布的同时,Intel宣布自己的产品迈入了全新的32纳米阶段。新的工艺制程可以让其容纳更多的晶体管,由此大幅度提升本身的运算能力。但是不要忽略由新的工艺带来的另外一点优势,它对于我们普通用户同样重要。
32纳米工艺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现在的CPU的TDP可以控制在75W以内,这个也是官方给出的功耗数据。实际应用中绝对是不可能达到这个值的,低于75W的功耗相对于早期的酷睿2时代的90W功耗要更加节能。用户可以不为Intel的广告宣传买单,但是用户不能不为自己得到更大的实惠而买单。同等价位下,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更加节能更加省钱的方案,毕竟性价比是我们的首选。
二、集成GPU全高清一“U”搞定
高清这个概念早在十几年前大家就在炒作了。从一开始的VCD到S-VCD再到DVD以及DVD-9,碟片的容量和质量在不断提升,使得现在碟片中可以容纳更多高质量的影音信息。特别是近期刚刚兴起的蓝光影碟,更是在容量和质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有关于影视播放的设备也在提升自己,显示器、显卡甚至无线键鼠也进军这一块市场,可见高清的魅力有多大。
1080P是在高清格式上新出现的一个名词,它一般是指分辨率可以达到1080高清影视画质。而1080P又分假和真两种,所谓真就是不论在影视片源还是播放设备都能达到1080P的支持标准,反过来两个里有一个达不到,那就是伪1080P。关于片源我们不多谈,和今天我要说的内容关系不大。我们重点来看一下硬件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显卡端和显示器端需要相应的支持才行。大家说的全硬件解码,其实就是硬件设备支持高清解码的意思。如果硬件不支持,就需要相应的驱动或者软件来帮助实现,不仅资源浪费而且解码的效果还不好。
言归正传,Intel在低端入门级市场推出了i3系列处理器。价格和中端的i5以及高端的i7差距很大,恰恰i3处理器却拥有区别与其他两个系列的集成GPU技术。左右衡量后,我们不得不佩服intel在市场策略上的精准程度。很显然,入门级市场是整个销售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它是主要的赢利来源。抓住了这部分市场的分额,就等于提早拿到了竞争中的胜券。i3集成的GPU虽然还不能等同于中端显卡来使用,但是它却可以实现支持全解码高清这个功能。这个在网上有很多有关于i3高清解码的评测文章,我在这里也不做解释。
高清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市场前景,很多行业都争相介于其中就可以看的出来,它的魅力有多大。i3集成了GPU那么针对高清用户,就不需要单独购买显卡,省去了显卡这部分庞大的开支又给较小的主板体积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无论从厂商端讲还是用户角度出发,都能得到很大的实惠。采用i3处理器搭配的高清播放电脑体积可以做到比家里的DVD还小,而性能可以满足高清用户的所有需求,这一切仅仅一“U”便可以搞定……
三、超线程技术多任务同时进行
超线程技术普通用户可能很少用到,一般情况下只有复杂办公环境下才对它有所要求。拥有超线程就可以双核同时执行四个任务,任务之间并行处理互不影响。投入成本小,得到的却是更出色的办公效率,这个就是超线程的魅力所在。虽然我现在也搞不明白,intel为什么要在i3系列处理器中集成超线程技术,而不是在中端的i5系列中集成这个技术。不过,这样也只能提升i3的含金量,绝对不会有负面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在700多元这个价位段用户来选择处理器,选择酷睿2 E7300还是i3 530呢?超线程在同等价位的E7300处理器中用户是不会享受到的,没有理由性价比更高的在眼前而去看老的核心了。
好了,说了也不少了。关于老核心酷睿2系列的处理器和新核心酷睿之间的对比其实很无聊,优势太过于明显基本没有什么可比性,新酷睿系列的入门级i3系列占有绝对优势。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