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高端人才引进需怎样的“绿色通道”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高端人才引进怎样 2010-09-06 10:00:45
2010年6月29日,为期3天的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千余名海外学子汇聚滨城参加海创周。本届海创周以“贯彻‘千人计划’,广纳海外英才”为主题,共举办了22项活动

  周日特别策划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钱炜

 

  2010年6月29日,为期3天的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千余名海外学子汇聚滨城参加海创周。本届海创周以“贯彻‘千人计划’,广纳海外英才”为主题,共举办了22项活动。图为海外学子(右)与参会人员在海创周上洽谈交流。国新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引进82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仍遭受种种争议——

  施一公差不多成了“千人计划”的“代言人”。

  9月3日,在他和饶毅、陈十一等人的倡议下,科学网组织的国家高端人才研讨会召开。包括6位院士、7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和20位长江学者在内的数十人再次就“千人计划”为代表的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展开讨论。

  遴选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是否有必要花费巨大引进这么多人……有关“千人计划”的争论从未停止。

  “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就事论事,提出意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说,“网络上那些没有根据的批评,让人无从反驳。”

  第三次回国潮来了吗?

  曾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非线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美国物理学会高级会员等职的陈十一,现在的身份是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

  5年前就开始担任北大工学院院长的他,因“千人计划”的实施,终下决心“彻底回国”,成为北大的全职教授。在他的推动下,北大工学院通过“千人计划”已引进7名高层次人才,还有两名美国工程院院士也表示,如果条件合适,他们愿意回来。

  “这些学有成就的人,其实都有为国家服务的情结,”陈十一说,“回来不需要理由,不回来需要理由。”

  自“千人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引进4批共计82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这是中国的第三次回国潮。”陈十一说。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掀起了第一波回国潮,他们回国后填补了我国多个科学领域的空白。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科学家掀起第二次回国潮,他们直接参与并推动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变革。

  “千人计划”会带动海外华人科学家的第三次回国潮吗?也许难以立下判断,但显见的是,这个海外引智计划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科学界的目光。

  “在我所知道的数学、工程、物理领域,很多华人科学家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国外科研机构也开始关注并警惕这一计划。”陈十一说,据他所知,最近美国某大学甚至作了一项新规定:科研人员离校一星期必须向系主任报告,而此前,离开一个月甚至都不是问题。

  “‘千人计划’或许不仅将改变中国的科技事业,也将影响世界科技格局发展。”陈十一说。

  同一个人“被引进”了好多次

  事实上,国内的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已遍地开花。

  “今年3月,我当着500多人的面给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提了一个问题,‘千人计划’是一个5年的项目,那么5年以后怎么办呢?”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的王宏教授用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了他的讲话。

  “现在引进人才就像‘挤牙膏’,我也是被引进了多次。”他的这句话引得大家会心大笑。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引进计划、长江讲座教授、千人计划……“都是三年五年的,国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能否更长远、力度更大一些”?

  王宏的疑惑引起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一位官员的认同。“某些单位在介绍其科研实力的时候,光谈人才一个幻灯片都不够,从院士、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百人计划等等,但是不同头衔下都是同一批人。”这些人需从不同渠道申请这些计划,却都要被评估,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该官员表示,国家正在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如3年前落实重点实验室经费,对稳定支持起到一定作用。“但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扩大稳定支持的比例。”

  一方面是要求对回国人员更大力度支持,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将国内优秀人才排除在各种优惠政策之外,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我现在还在学术界的话,我不选择出国‘镀个金’,就是个傻子!如果没有一个机制,为国内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提供平台的话,很可能会‘赶走’这些人才,这也是需要考虑的。”爱普斯应用生物系统贸易公司亚太区资深经理方兴旺指出。

  他认为,“千人计划”应同样面对国内优秀人才。

  施一公透露,最初起草“千人计划”时,他们明确提出希望国内符合条件的人也参与。“但最后从侧重‘引进’这一角度出发,没有采纳这一条。事实上,也有很多人都已经在国内了,为什么还要‘引进’一次?”

  “千人计划”不应“千人一面”

  由于后续政策不尽完善,“千人计划”的遴选标准也遭受质疑。

  “现在‘千人’的标准是,不是正教授也可以,甚至连副教授都不是也凑合,这样下去肯定是要影响‘千人计划’声誉的。”会上,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这也是施一公担心的问题:“现在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个向下的螺旋。”第一批引进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部分人的议论,因而有关部门尝试做一些平衡。但这些做法或许又动摇了真正想回来的高端人才对于政策的信心,相反,一些水平不够的人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这些人的质量又再次遭人诟病。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李小文认为,为了避免实力不够的单位完全因政绩引进人才,造成无序的人才竞争,需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国家需要发展什么学科,设定哪些岗位,这样下面才好开展工作。”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是,是否要求所有人全职回国工作。对此,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孟安民认为,国内已有众多支持海外人才短期回国工作的计划,“千人计划”不必再做同样的事情。

  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洪也同意这一观点,但同时提出,对于打算全职回国工作的人而言,应制定妥善的过渡政策,以便他们能顺利解决子女上学、家庭安置等问题。

  “南方一所学校计划引进的一个‘千人’,虽然他的过渡工作做得挺充分,但还是和在美国实验室的工作产生一些冲突,所以就被美国那边开除了。”丁洪说。

  这也说出了陈十一的想法。“我希望相关配套政策能更加明晰,允许回国的人有一个过渡期。”他以自己为例,“从入选第一届长江学者开始,我回国的路差不多走了10年,所以,在不扰乱我们正常科研秩序的情况下,我们的心态应该更宽松一些。”

  (科技日报北京9月4日电)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