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能不能给郭德纲留点面子?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能不能郭德纲留点 2010-08-13 08:53:48
近日在百度上搜索郭德纲三个字,下拉就会出现郭德纲打人、郭德纲道歉、郭德纲有药也不给你吃等字样。不了解“圈地风波”这回事的人,还以为真是郭德纲打了什么人,犯了什么罪,于是乎群情激昂,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骂街的货们又还阳了”。

    近日在百度上搜索郭德纲三个字,下拉就会出现郭德纲打人、郭德纲道歉、郭德纲有药也不给你吃等字样。不了解“圈地风波”这回事的人,还以为真是郭德纲打了什么人,犯了什么罪,于是乎群情激昂,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骂街的货们又还阳了”。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在这件事上却不见得。

    在中国,说话犀利的人多了,不说李熬、韩寒那些人,就是一个普通的网民,他说话说的犀利一点也犯不着谁,顶多被人肉一下。可郭德纲因为自己犀利的语言而惨遭一些公众和媒体的口诛笔伐。郭德纲到底犯着谁了?
 
    当初BTV的《每日文娱播报》记者周广甫因在采访中与郭德纲弟子李鹤彪发生冲突,周某被打后,两方各执一词,互不认帐,郭德纲更是以一篇《有药也不给你吃》的博文直指BTV为提高收视率造假装孙子,甚至威逼利诱。经过媒体的一番渲染,郭德纲果然成了众矢之的,各大媒体也纷纷将矛头直指郭德纲。

    也就怪郭德纲是个名人,假使一个普通人的亲戚打了记者,随后他对此事发表了观点,甚至认为自己亲戚打的对,打的好,认为那记者就该打,请问这个普通人会因为“连坐”而受到惩罚吗?当然,我们生活的不是封建时代,也不会有“连坐”,可郭德纲就莫名其妙的从局外人变成主角了!

    其实也不奇怪,公众往往对涉及明星的事情感到好奇,媒体也愿意将事件向观众关心的人身上去引导。李鹤彪和郭德纲的卖点谁多谁少,BTV自然心里明白,可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对公众人物的误解甚至伤害。

    不可否认的是,李鹤彪打人的做法确实不对,可他确也已经道歉认错。事已至此,想必这件风波也就平息了。可突闻德云社近日关门整改,郭德纲的所有音像制品更是全部被禁止出售,有关抵制“三俗”的文件也闹得沸沸扬扬。俗吗?俗了怎么还能得到那么多观众的喜欢和认可?怎么就能在一夜之间把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家一棒子打死?怎么就不能给郭德纲留一点点喘息的空间呢?

    笔者认为,不论谁对谁错,谁真谁假,在整个事件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媒体和公众都应保持一定的理性,不要因为一些媒体和郭德纲本人各自的渲染和说法而跟着起哄甚至一边倒。不明真相的公众往往会形成两派:“倒郭派”一边配合着BTV谴责老郭一边叫嚷着抵制“三俗”,“挺郭派”一边为老郭喊冤一边叫嚣着要严肃处理记者圈的那几个“害群之马”,维护记者的尊严。

    如今政府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应该对公众赋予开放的话语权利、构建平等的沟通平台,事件当事人无需“捂盖子”,应还原公众以事件的真相,对公众负责。

    我仍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能透明的了解整个事件背景,谁是谁非,公众自有评判。对于“郭德纲打人”这件事,他的喙头本就是用来吸引观众能够眼球的,不是事件真相的主要内容。所以要尽力还原真相,不要仅仅只是做一些结论性或是引导性的评论和判定。

    总之,在事件还未水落石出之前,媒体有责任避免将公众引导到事情的极端,应尽力促使事件双方和公众都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些理性的判断。给郭德纲留点空间,也留点面子吧!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