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盛夏酷暑应提防哪些“高温病”?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盛夏酷暑提防 2010-08-06 10:17:17
由于连日高温,上海各大医院的门急诊患者数量攀升,众多三级医院的门急诊量平均一天都达到8000左右人次,个别医院高峰日突破10000人次。尤其是急诊室爆满,每天晚上的急诊人次都在700至800人次

  科技日报记者 李颖

  入夏以来,滚滚热浪席卷大半个中国,使人们饱受酷暑之苦。4日,湖南省长沙市迎来了入夏以来的最高温,全市200多个气象观测点中有55个超过了40℃,江西有34个县市出现40℃以上极端气温,江西省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由于连日高温,上海各大医院的门急诊患者数量攀升,众多三级医院的门急诊量平均一天都达到8000左右人次,个别医院高峰日突破10000人次。尤其是急诊室爆满,每天晚上的急诊人次都在700至800人次。

  根据医学常识,气温超过37℃时,人长时间在户外劳动或处于酷热之中,极有可能中暑,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虽然许多人可以在空调房里办公、在家避暑,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或因职责所系、或因生计所需而直面户外高温。在如此高温天气中,掌握避暑方法、关注身体健康是尤为重要的。

  不可轻视“热感冒”

  夏季常见的感冒为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所致,表现为发热、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咯黄痰,多伴有便秘。暑湿感冒是外感风湿或风热所致,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

  “暑湿感冒与中暑有本质的区别。”武警总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贾静介绍说,暑湿感冒与中暑常出现相似的胃肠道症状,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暑为受热出汗过多所致,有发热,但无畏寒、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重症可出现抽搐、昏迷。在治疗上二者有相似之处,治疗中暑重在祛除体内的暑湿,治疗暑湿感冒既要祛暑湿,还需疏解表邪。

  贾静说,夏季感冒多可预防,应避免或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避免冷水冲澡和直接吹空调;不要为了一时贪凉,过多食用冷饮冰水;可用金银花,薄荷、白菊花等泡茶祛暑。

  风热感冒宜用板兰根冲剂、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等。不宜选用羌活丸、理肺丸。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同时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如伴便秘可加用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等。暑湿感冒可服藿香正气胶囊、银翘解毒丸、十滴水、香苏正胃丸等。

  警惕心血管疾病发作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陈步星主任医师强调,夏季减少心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对原发疾病的控制,以及对高温时期特定危险因素的管理。

  夏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造成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引发危险事件。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必要时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大起大落。血脂和血糖也会因夏季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所以也要严格加以控制。

  陈步星说,夏季营养要注意全面均衡,饮食尽量清淡,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过度饮酒。此外,还要积极戒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保持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防止“情绪中暑”。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夏日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是一次艰难的考验,稍有疏忽,急性发作就会不请自来。心衰患者在这个时期要注意液体的进出量和盐的摄入量,根据浮肿情况随时调整利尿药的用量,尽量不要让脚肿出来,不要出现疲乏无力感,一旦有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要及时化验电解质,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量和水盐的补充量。”陈步星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突然发生的胸痛、气急、喘促,要提高警惕,持续15分钟不能缓解者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即使缓解了也要马上去医院检查。

  盛夏提防脑卒中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武剑指出,酷暑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高发期,近日持续高温闷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脑血管病人明显增多,其中大多数是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老年病人。高温天气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此外,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很快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老年人感觉“闷热”难受,常可能是中风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造成的,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想安然度过危险的夏季,需在饮食、作息、用药等方面多加注意。首先是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在早晨空腹饮一大杯白开水。晚上睡觉前,也最好喝杯水。其次,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如夜间睡不好,白天最好小睡一觉。第三是合理饮食、宜清淡为主。控制膳食中的脂肪摄入量,增加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食物。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是:用药别间断,如果有慢性基础疾病并一直在用药,要坚持吃,不能在这段时间停药。

  此外,高温天气不宜做剧烈运动,可在早晨、黄昏时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需要提醒的是,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最好不要外出,如果非外出不可,应有遮阳用品。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