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大洋一号”完成第21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洋一航次青岛 2010-05-30 15:51:34
自2009年7月18日于广州起航,“大洋一号”共历时315天,航程约5.33万海里,经历8个航段,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进行了科学考察。

5月28日,“大洋一号”进港准备靠岸。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中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圆满完成第21航次大洋科考任务,于28日上午返回青岛。

    自2009年7月18日于广州起航,“大洋一号”共历时315天,航程约5.33万海里,经历8个航段,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进行了科学考察。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外29个单位的约216人次参加了本航次科考任务。

    据21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此次大洋科考开展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深海环境、深海生物基因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多项调查,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大洋调查航次,具有目标区多、空间跨度大、时间长、高新尖设备应用多等特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5月28日,人们在码头迎接“大洋一号”返航。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5月28日,船员和工作人员陆续走下舷梯。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他说,在本次航行中,中国科学家在大西洋首次发现多金属硫化物、试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观测和取样型水下机器人成功,并应用海底地震和深海声学深拖等新技术装备等对海底进行了探测。

    第21航次的考察中,科研人员为中国新发现5个热液区,其中包括大西洋2个,太平洋2个,印度洋一个,这使得中国多金属硫化物的发现扩展到了三大洋。陶春辉介绍说,热液活动形成的金属硫化物是重要的海底金属矿产,热液区生物也为研究地球生命现象开辟了新的领域。

5月28日,“大洋一号”船员接受献花。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中国的大洋工作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以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为主。1984年开始着手制定大洋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并开始部署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在深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开展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大洋一号”自1995年开始执行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调查.。(记者 胡浩 张旭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