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它对城市建设理念、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同时也为每一个“城市人”未来的日常生活展示了美好前景。请关注——
什么才是未来最先进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将有哪些惊人的变化?在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每一个“城市人”未来生活的模型,而且能够从中体会出设计者们对城市建设理念、城市发展方向所进行的深刻思考。
衣:买衣不“试镜”,面料出新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对一些时尚女性来说,抱着一堆新衣、在商场的试衣间门前排队等候的经历,一定不陌生。在未来,先进的数字试衣系统可以帮助爱美女性彻底解决这一烦恼。在上汽-通用企业馆一个对未来生活衣食住行畅想的短片中,购物者在数字试衣系统前摁下按钮,就能知道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按自己体型试穿后的效果。据记者了解,这个数字试衣系统并非幻境,已有不少企业开始着手研发,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实现。
此外,一些蕴含了先进科技和特殊功能的服装面料,已经在世博会志愿者及服务人员的服装上得到了应用。防雨、防风、防污、吸湿、透气、防紫外线、阻燃、快干……这是本届世博会志愿者服装所具有的特色。这种面料还具有瞬时降温的效果,当面料接触皮肤后可以产生降低温度1—2℃的瞬间冰凉感,如果是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下,产生的凉感温差可达3℃—5℃。
在日本产业馆,服务人员所穿的和服均采用可回收的新型面料,这种面料由耐热生物塑料纤维和京都传统真丝织物“丹后绉绸”交织而成。本届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制服都将随日本产业馆其他设施一起被运回日本,经循环回收再利用系统进行加工再生产。德国馆工作人员的制服也全部采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世博会结束后工作人员穿的白色衬衫可被降解后用作肥料;天然橡胶和软木制成的鞋子同样可回收。
食:光波“种菜”,机器人掌勺
民以食为天,那么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世博会上,科学家们为“吃”这一人类基本需求,画出了哪些美妙图景呢?
在被昵称为“魔方”的上海企业联合馆,一个“光波植物工厂”让记者大开眼界:种菜不需要阳光和泥土,仅靠纯净水在HEFL(高混合波光电极荧光管光源)灯的光波照射下即可种植,而且从种子到收获这一种植周期只需要30天。
“这就是被我们称作‘未来家庭光波菜园’的光波植物工厂,这是一种以蔬菜、幼苗等为主要作物,在室内通过人工控制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养分等环境条件,无季节性、可全年持续供应的崭新种植系统。”讲解员杨彦青说,“因为没有土壤、空气和虫害的污染,其品质更稳定、口感更纯正,更加养生、健康。”
走出菜园,扑面而来的是阵阵菜香。但游客没想到的是,这些菜肴皆出自“机器人大厨”之手。
“什么时候加多少调料,不同菜点用什么火候,都只需轻按一个按钮,机器人就会开始执行标准化炒菜,完成从切菜到配料,再到炒菜的烹饪过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两台展示的机器人“爱可”,是中国自主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中国菜肴烹饪机器人。现在它已经学会做600多道菜,而且营养和口味都是标准化的,不用担心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问题,还可以控制卡路里等指标。
住:低碳环保,家居更智能
“这是一个被动屋。”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之家的工作人员叶淼苗说,只需极少的外部供电,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并通过建筑朝向、材料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就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汉堡之家提供了未来居住房屋的一个低碳样本。
“沪上·生态家”案例馆,则可谓是展示“未来之家”的全方位创意典范。这座建筑采用了建筑垃圾混凝土、粉煤灰等废弃材料,是“再利用”的典范;屋顶的“追光百叶”和南立面阳台的薄膜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提供给大楼清洁的能源;中水回用系统能把收集的雨水和洗脸、洗澡的水用来冲厕所……
除了建筑本身的低碳节能,“沪上·生态家”更是一座“聪明”的房子:乐龄客厅里,一台健康监测椅模型,使参观者亲身体验到让医疗保健真正融入家庭的生活;“可伸缩的马桶”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需要,“健康马桶”更能测出尿酸等多个健康指标;漂亮的薇藻屏风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净化生活空间;而神奇的“涂鸦墙”更是妈妈们的最爱,既能让孩子们任意描绘各种奇思妙想,又能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只要用手掌在墙上轻轻擦拭,白墙就恢复了最初的洁净……
行:智能小巧,选绿色交通
“行愈简,心愈近”,这是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直达2030》电影的主题。20年后,汽车和道路系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汽车车身将是现在普通轿车的1/2甚至更小,可以直接停放到电梯口、房门口、阳台上;依靠先进的“车联网”和智能技术,汽车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盲人、老人甚至宠物狗都能“驾车”。更重要的是,汽车将实现零排放甚至“负排放”……
“叶子”概念车无疑是上汽—通用汽车馆最受关注的展品。工作人员张晓洁告诉记者,车顶的“大叶片”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车轮的独特设计则能把行驶中产生的风能转化为电能,而“叶子”独特的二氧化碳吸附理念,使它不但能将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动能,更能将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从而实现汽车“负排放”……
但在更彻底的环保主义者看来,光有“新能源”还不够,少坐汽车才更低碳。在本届世博会,很多场馆以自行车做主角。丹麦国家馆内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游客可以体会依靠自己的脚蹬从地面盘旋两次到高空,又盘旋而下回到地面的独特感觉。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丹麦欧登塞展馆同样也选择了“自行车的复活”为主题。在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设有专用的自行车道,有风景道、儿童道和快速通行道;每条街道上都有免费的打气筒;部分场所如学校、政府限制汽车进入。(据新华社电)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