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女科学谈女性成才:困难条件下如何保持科学追求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科学条件女性 2010-03-19 14:53:00
王志珍(左三)、方新(左四)、崔向群(左二)在报告会现场。



王志珍(左三)、方新(左四)、崔向群(左二)在报告会现场。

  “我们这个专业以后多半是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我最关心的是,作为一名女性,以后如何能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家庭和生活问题。”

  任晓庆是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09级研究生,她是带着内心的困惑特意前来聆听3位女科学家的报告的,或许作报告的女科学家能给她“答案”。

  有这样疑问的不是任晓庆一个人。3月17日,中国科学院妇女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一同,特别为北京大学研究生们组织了一场以“结缘科学 精彩人生”为主题的报告会。邀请3位女科学家与学生面对面,希望她们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转化为对广大女大学生投身科学事业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报告会上,学生体味了女科学家成功背后的艰辛,女科学家也了解了当代年轻人的困惑……

  艰苦与幸福指数无关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志珍。她报告的题目是《做好人,做富有理想、充满热情的认真而勤奋的人》。有意思的是,王志珍的报告开始没多久,就被一位学生打断。

  “我们这代人对你们那一代缺乏了解,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几件您印象最深刻的、那个年代最艰苦的事情?”

  王志珍简单讲了两个案例:年轻时为了听一场外国人的报告,顶着刺骨的北风,从玉泉路骑自行车到经贸大学,路上来回花了三四个小时;还有一次为了不浪费一个星期仅一次的荧光实验机会,不得不在7级大风的暴雨天,穿着两件雨衣赶到实验室,到实验室时,顾不得脱下已经湿透的雨衣就投入实验中。

  “这些都是我们那个年代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并不认为那个年代是艰苦的,我甚至在钢铁厂做过转炉钳工,这是很多男同志都觉得很辛苦的工作。”王志珍说,即便如此,“我们那时的幸福指数都很高”。

  王志珍引用著名科学家王选的一句话说:“要献身于科学技术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去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我相信我们也会得到常人不能得到的许多乐趣。”

  回国不需要理由

  “是否回国是现在很多留学生困惑的问题,学成后到底该不该回国?有很多长期在国外留学的人回国时,还会牵扯到家庭和子女教育问题,您是如何处理的?”

  这是一位男生提给第二位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崔向群的。

  1994年,正在总部位于德国的欧洲南方天文台从事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VLT研制工作的崔向群,在老师苏定强院士的建议下,回国参加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的立项和研制工作。

  “我提出回国时,也面临家庭尤其是孩子教育的问题。”崔向群坦陈。

  崔向群回忆说,当时一位台湾清华大学的教授就曾建议她慎重考虑回国问题。这位教授的大儿子就是因为回到台湾后,不能适应台湾的教育环境,产生了厌学情绪,最终也没能考取大学。而崔向群回国时,儿子也只有10岁,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孩子回来后要从识字开始,写一篇作文写到晚上12点也写不出几个字。”崔向群说。为了解决孩子教育问题,作为家长,崔向群成了孩子学习的“救火队”,但是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作科研,她不得不请钟点工帮忙做家务。

  无论多么艰辛,崔向群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回国的决定:“我们当年出国是抱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出去的,祖国需要我们回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回来。”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王志珍认为,是否回国有个人的因素,也与国家发展状况和整个国际形势直接相关。问题在于,现在的留学生回国看中的并不是回来能为祖国做什么,而首先想的是“我怎么回来”,“我在中国能不能找到好位置”,“回来能给我什么待遇”。

  “跟我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王志珍说。她引用著名物理学家、“两弹元勋”彭桓武的一句话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来才需要理由。”

  勤奋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你们那一代的女性更多的是讨论如何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可我们现在的学生会讨论‘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能不能找到又帅又有钱的男朋友’、‘在北京能否承受起高房价,能否生存下去’,甚至有很多女生感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如果没办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如何谈报国、报答社会?”“如何激励我们有理想有报负?”“如何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还能保持对科学的追求?”

  不止一位同学给第三个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方新提出了这个问题。

  “路在脚下。”方新说,其实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对国家有多大贡献才算是成功的人。不是说非得当了院士才是人才,在科研工作中,更多的人是在做科研辅助工作或者支撑工作。

  “当年我们在农村插队时,怕的不是吃苦,而是看不到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人生追求,一步步地干,总会干出成绩。”方新认为,成长为人才不能以个人为标准,而是以社会为尺度。人才,首先要做个大写的人,然后是才,才能称为人才。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来说,要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民族复兴、集体荣誉自觉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成长为人才。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任何人要想做到更好,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都要更加勤奋。成功没有捷径。”方新说。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大会上,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甄砚在发言中报告了妇女参与国家社会管理和科技领域中高层人才的比例数据:人大代表21.4%,政协委员17.7%,省一级女干部10.6%,地市13.2%,县16.8%。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在所有科技工作者中超过1/3,但院士、“百人计划”中女性只占5%。也就是说,高层妇女的比例相当低。

  方新也指出,女性科技人员成长也呈现“剪刀差”现象。越往高层,女性所占的比例越小。

  于是,很多人认为,女性要获得更高成就会更加困难。

  王志珍认为,今天凸显物质的社会大环境,对所谓“两性无差异化”其实有明显反弹,强调“两性差异”。对女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有很重的商业化气息,把女性极力塑造成所谓的有“女人味”的社会角色,实际上是对女性的贬低。在偏僻的欠发展地区,还存在轻视女孩的封建意识。而要提高女性在科技工作以及其他工作领域中的质量优势,首先全社会应真正树立“男女平等”的理念,女性的智商和情商绝不比男性低。其次,适当地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最重要的是,应加强对女孩子和女青年的教育,鼓励和倡导她们热爱科学、刻苦奋斗、积极向上、独立自主。这才是从根本上培养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功地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的女科学家。”王志珍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