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西译学院领陕西民校招生新风向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民校陕西风向 2010-03-18 14:23:28
国之为政,处高者得其中,处中者得其下。治学犹如治国,在中国民办高校一项项富于远见、高屋建瓴的创新方略中,为丁祖诒可谓是一个永远的进击者2009年高招中丁祖诒 率先高调唱出了“欲与公办二本试比高”向二本进抵!
    (旁白) 国之为政,处高者得其中,处中者得其下。治学犹如治国,在中国民办高校一项项富于远见、高屋建瓴的创新方略中,为丁祖诒可谓是一个永远的进击者----------2009年高招中丁祖诒 率先高调唱出了“欲与公办二本试比高”向二本进抵!西译将在陕的1320名本科指标全部投入“二本”,敢于喊出“在陕西不招三本”,那才叫“二本”院校,在全社会一片哗然!有人认为丁祖诒疯了!有人认为丁祖诒在做一个二本的“概念”!可事实雄辩的证明:西安翻译学院今年二本爆满!实力、公信、魅力、质量一切的一切,不是吹出来的!这才叫“引领陕西民办高校冲进二本”,这才叫“引领陕西民办高校招生的新风向”,这才叫“优质生源向这里流动”,这才叫“始终站在民办高教发展最前沿的大学”,这才叫货真价实的“登山绝顶我为峰”。综观整个陕西的民办高校,我不能不佩服西译丁院长永远挑战自我不留后路的胆识,我不能不赞叹西译丁院长迟早是要在华夏大地创建一所自己的“哈佛”!

高分考生云集西译

  生源,迄今还被大多数民办院校视为生命线的“数量”,在年年万名新生入围的西译生源战略中,生源的“规模”概念早已升华为优先于“数量”的“质量”。2005年7月,全国各大媒体的西安翻译学院通栏招生广告赫然写道:“统招生仅录第一志愿,谢绝第二志愿”,“计划外自考生也必须高考上线”!同行者虽瞠目结舌却无力效仿,前者的“谢绝”有点狂妄,后者的“上线”却独具匠心。有人说,上线考生还上什么自考?殊不知,上线不等于录取,高考划线总留有20%的余度,西译人一反“烧七八十度的水”的“第二希望工程”初衷,改烧九十度的水了,何况西译的独特模式、严格管理和品牌效应还吸引了不少放弃“三本”和“告知”院校的录取生!今年,西安翻译学院再次传来惊人消息: 西安翻译学院将2009年在陕西计划招生的1320名本科名额全部进纳入第二批次的招生,西译将置身于公办“二本”高校阵营同台生源竞争。

  2009年,西安翻译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专科计划招生共 5550 名(本科计划数 2000 名,专科3550 名)。西译将2009年在陕蒙湘赣桂浙6省14个本科专业的全部入纳“二本”招生,同时,关注这一消息的人发现,今年,尽管陕西的其它几所民办高校也都有部分专业和一定数量的名额放进了“二本”招生的序列。但是,敢于把所有名额全部放进“二本”的,最终超额133名成功完成计划并忍痛割爱近千名因指标所限未能投挡者,却仅此西安翻译学院一家。

  曾几何时,“宽进严出”成了民办院校理直气壮于“来者不拒”的招生信条和挡箭牌。“严出”谈不上,民办院校也断然没有不毕业的,“宽进”的概念却扎扎实实地被偷换成“来者不拒”。一度成灾的社会自考班,违反教考分离原则打着与“主考院校联合”“XX专业由本院主考”的金字招牌玩弄“主考院校”即为“出题院校”的文字游戏误导考生招揽生源。管他是高中毕业还是初中毕业,只要交钱就都摇身一变成为“大学生”,自考能不能通过,就不再是学校的事了。

  西译拍案而起!清华北大为什么是清华北大,不就是因为六七百分的优质生源吗?民办院校先天不足被强制性地排到了第三第四生源阵容,对优质生源望之项背,难道不能自己营造相对优质生源吗?西译的一句“改烧90度的水,自考生也须高考上线”,石破天惊于民办高教领域,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牺牲!

  “效益,什么是效益,为在校生最大限度地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大学生,这就是最大的效益”,丁祖诒就是这样认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不就是要选择更好的周边环境吗?如果西译仍然贪图数量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不管什么程度的学生和什么品德的学生都“来者不拒”,那么好学生还有“活路”吗?我们吸引不来清华北大那样的优质生源,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撇一些油花,再继而争夺一些500分左右本该被“二本”录取的慕名西译者!”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宣传部复述的丁祖诒又一铿锵直言。不过,记者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证实,四万在校生的西译无论是统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统招生“专升本”上线率,统招生一次性就业率,毕业生收入水平,自学考试、英语四六八级考试、英语A级考试和导游证考试等通过率屡屡超越全省平均通过率的20-30%。

  西译的学生为什么如此幸运

  曾经为高考落榜生打造“第二希望工程”是“情”,他竭力倡导“不做学商”把钱全部用在学生身上是“情”,他“装点江山”拥抱更多有志青年是“情”,他不遗余力每年送走万名毕业生是“情”,冒着风险大胆变革勇于创新是“情”,他“将几万学生尽收眼底”的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是“情”,他实行民办高校绝无仅有的相对优质生源战略,为几万在校生提供良好学习氛围是情,西译人付出的是情,收获的同样是情!正因了这位无私无邪的独具匠心的“园丁”真情普照,使得终南山下的这个花海中花儿,争奇斗艳,花繁叶茂他们的花儿永远这样红——

  20多年来,西译每年近万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基本上均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几,全国各地的三资企业上门索聘的主渠道已成为西译一道亮丽的风景。2006年国家权威部门曾对全国民办高校2000-2005级毕业生所作的“工资水平抽样调查”表明,西译以“个人平均月工资2860元”和“商务英语专业平均收入”两项佳绩双双夺冠。2009年6月13日《瞭望》与国外测评机构通过半年的民意调查,西译领衔“毕业生竞争力十佳院校”,并是唯一获得“毕业生最合国际化工作环境”桂冠的院校。近几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十余所大学纷纷与西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西译应届毕业生考研、出国深造或劳务成为西译毕业生的又一潮流。他们"敢死队"的毕业生破天荒地被如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英国密多塞克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诸多世界名校录为硕士研究生。

  ——2007年到2008年,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经考核破格录取西译研修学院6名大四学生赴美攻读“国际会议翻译专业”研究生。

  ——2007年6月,西译研修学院首批17名大四学生,被门槛让人望而却步的香港理工大学破格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甚至公办高校中都是首屈一指。

  ——又从香江传来佳音:去年在香港理工大攻读硕士学位的那17名学子,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学业,除从西译走出去的香港理工大研究生杨希毕业后被哈佛大学东亚语系聘为讲师外,西译学子韩伟相继被《香港路陈世界汉语教学中心》聘为对外汉语研究员、讲师,刘赛在法国驻亚洲唯一翻译机构(BADATAW ORDS)担任翻译,林倩飞在港高薪就业,张超竟然被香港理工大留校担任研究助理.。西译首届从香港理工大毕业的17名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后纷纷在香港就业,年薪高达30万元港币,其中有的被聘为哈佛大学项目讲师,有的留在香港理工大任教,…

  ——2008年,西译研修学院又有5名同学被英国国立密德萨斯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和26名被香港理工大再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消息不胫而走,成为高校林立古都西安的一个美谈。人们惊呼:“西译的学生为什么如此幸运!”

  ——在继10多年前新加坡金融系统来陕一次从西译招聘30名劳务之后,2007年又有37名毕业生被新加坡DFS全球连锁机构、CIAS(新加坡樟宜机场地面服务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相中,他们现在在新加坡这些世界知名企业当中游刃有余地工作。CIAS集团谢副总裁对在CIAS工作西译院毕业生做出了“英语好、计算机好、适应能力好”的三好评价。

  ——2008年7月2日61名西译学子赴美带薪实习四个月,今年又有195名赴美带薪实习。

  ——2009年6月13日又传来喜讯,西译首批四百余名本科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 88%的高通过率也大长了民办高校的志气。

  ——2009年6月29日,西安翻译学院在院图书馆前又为37名赴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师生以及195名赴美赴马(带薪)实习的西译学子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西译怎么在全国英语大赛中常出“黑马”

  曾几何时,西安翻译学院开始在陕西、西北地区和全国刮起一阵旋风——西译选手连续夺冠的旋风。在各种英语和翻译赛事的诸多比赛中,只要有西安翻译学院的学子参加,都令对手刮目相看——扎实的功力、丰厚的学养、过人的胆识、出色的发挥、每每出击都过关斩将高歌凯旋,被誉为英语和翻译赛事的“一匹黑马”,以近3年为例。在英语领域的全国五大赛事的24场次比赛中,先后夺得四项全国冠军、两项全国并列亚军、两项全国并列季军、24次夺得西北赛区和陕西赛区冠亚季军。西译选手郑悦最近获得的一项Apec全国英语大赛冠军后,相继受APEC未来之声组委会邀请于2009年11月到新加坡出访并参加APEC未来之声系列活动”

  条条大路通罗马

  白手起家、务实勤勉的中国民办西安翻译学院的创始人——丁祖诒,创造了中国民办高校龙头的神话。丁祖诒是一个“守望传统”时又“颠覆传统”的硬汉。“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是他对中国民办高教的金色奉献,“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体现了他对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尽职尽责的责任感。在一个盛行学历的社会惯性下,敢于向学历和传统人才观挑战,倾心打造“全外语环境”培养“准同声传译”人才的“敢死队”,更是他“前无古人”的创新。他的“给烧了七八十度水的高考落榜生添把柴的‘第二希望工程’”的社会理念,他的“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的办学思想,他的“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宽阔胸怀,宁愿牺牲巨大经济效益也要吸纳相对优质生源,为在读学生营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确保学生潜心学习权是学生的最大合法权益的质量战略和人本思想……这一切均缘于丁祖诒对广大考生的“情有独钟”。一个对广大学子的“情”字,迎来了和谐西译的万紫千红。迷信“计划内”,西译的“计划外”照样出彩。走过20多年的西译,就是靠“计划外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教育模式”的自考本科和创新的“五年不拿国家学历、五年不得讲汉语、培养准同声传译”的“翻译研修生院”独具一格长盛不衰的;20年的西译,就是这样“一路高歌一路阳光”地踏浪前行的!丁祖诒如是说。“计划内有计划内的优点,计划内犹如进了保险箱,毕业了,绝大多数人的学历也就顺理成章地到手了。而计划外自考本科得一门一门地学习,一门一门地考试,学习的动力更大,学到的知识更货真价实,否则为什么全世界都公认中国的自考毕业生好用?”

  还不仅仅是在取得国家学历上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计划外四年制自考本科”我们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我们可以充分地实施我们自己独创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而这一模式正是全国三资企业所欢迎的,更是西译学子得以年年实现高就业率的法宝。

  本文正在成稿之际,又传来丁祖诒应邀扬子网视频直播的“答记者问”,聆听了丁祖诒先生以“条条大路通罗马”坦诚了对全国40%高考落榜生的热切呼唤。苦于没有直播全文,只能列出视频网址以飨读者:

  传统教育重现西译 朗朗书声响彻校园

  今年早春,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院长提出了"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的十二字校训,而后在全院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西译大晨读活动,催发了"终南天籁是晨读"的壮丽景象。这个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太乙古镇再次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三四万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沐浴着晨光,感受着先贤经典洗礼和现代西方语言的熏陶。每天早上七点半,终南山麓晨雾缭绕,鸟语花香西译校园的小径、教学楼的空地上、宿舍楼下、图书馆内外,同学们找自己适合地方自发地开始一天的晨读,"英语角"让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尽情交流。朗朗书声回荡在终南下弥漫着书香的校园,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规模如此之大的晨读来自一所民办高校。这一切,已经成为终南山麓一道迷人的风景。一位参观过西译的美国友人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在中国西安,有一个美丽的院校,终南山下的西安翻译学院,无论你到哪一个教室,几乎找不出缺课的学生;在西译的几千平米的餐厅中,地面上见不到一片纸屑;在西译的校园,总能见到目光清澈洋溢着青春活力身影……

  后记

  记者已完全信服了西译当之无愧为“全国名牌民办高校。耳边又响起了丁祖诒曾经说过的话:“作为西译人,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迎难而上”是我们的口号,“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作风,“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信念。在终南山麓这块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上,我们挥洒着勤奋的汗水,燃烧着充满激情的青春,用我们的毅力、勇气和智慧在向世人证明着什么叫“大爱无言”,什么叫“奉献无悔”。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条件多么的艰苦,不论环境有多恶劣,我们都将在掀开西译史新篇章的同时,在民学史上竖起一座又一座的丰碑。 (来源:经济日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