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3000脑循环分析仪
KF-3000脑循环分析仪 | ||||||||||||||||||||||||||||||||||||||||||||||||||||||||||||||||||||||||||||
![]() 2、医学背景 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出血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前没有明显征兆,但发病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卒中的有效治疗时间窗仅为6小时,即在发病后6小时内如果无法有效打通栓塞或制止、清除出血,病人的脑损伤将无法挽救,但据测算目前从发病到完成手术融栓或清血治疗一般需要20小时。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或超早期诊断和预防技术是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目前,CT、MRI、DSA等先进设备主要用于观察脑组织及脑血管的形态学与影像学的变化,用于疾病发生以后的病情定性与定位上。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疾病形态学改变之前脑血管及脑循环功能已有明显改变。 WHO(世界卫生组织)曾正式指出:血管壁弹性、血流动力学状态和血液成分及流变学特性是中风发病的三大主要因素。大量动物与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与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如血管壁弹性,小血管阻力,血流量,血管调节功能等)的异常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检测脑血管动力学参数无论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治疗措施和疗效的客观评价,还是对于脑循环的生理、病理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KF-3000脑循环分析仪能够全面的分析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各项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因此,可以给临床提供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手段以及实现卒中后脑循环功能的动态变化的监测。 3、技术优势 由于脑血管床深埋在坚硬的颅骨内,其几何形态及动力学状态比较复杂,观察与检测其动力学参数遇到许多困难,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类似仪器只能部分的分析颅外颈动脉的动力学参数,无法全面的分析脑循环整体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如颅内各分区动脉及椎动脉系统的流量、流速、阻力、压力、弹性、自动调节功能等动力学参数以及交通支的代偿情况等)。 复旦大学通过对人脑Willis环循环解剖与生理研究,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具有四端输入的血液动力学集中参数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匡复公司应用最新的超声和电子技术研制了这款脑循环分析仪。该仪器和方法获得国家多项奖项并申请了多项专利。 KF-3000脑循环分析仪与相关产品功能对比表
4、临床应用
1.脑血管病早期与超早期诊断 2.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价 3.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与手段的筛选 4.临床神经科门诊病人用药指导 5.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筛6. 高龄人群健康体检 7.中风后遗症康复与中风复发控制 8.中风中医外治法治疗的实时观察 9.脑血管疾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10.脑血管疾病血液动力学监护 11.脑血管病愈后预测 12.脑血管病预防措施筛选 13.高血压病降压过程动态监测 5、检测指标
|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