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认为我们眼睛的视网膜内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感光细胞能辨别光的明暗,另一种能区分颜色。如今科学家认为,视网膜内还有第三种感光物质———黑视素的存在。近日,科学家给失明的老鼠、青蛙植入黑视素基因,使其具有感光能力,这无疑为失明者带来了希望。
神经学家发现大约有百分之一的视网膜上的神经结细胞中有一种叫“黑视素”的物质。虽然大脑的视觉部分不直接使用黑视素收集到的信息,但是在与大脑规定的每日人体循环节奏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被发现这种黑视素能吸收光,并和神经细胞进行视觉信息交流。
基于原有研究,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神经学家马克·汉金斯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三组实验。一组实验通过对老鼠胚胎中的神经元植入黑视素,研究人员发现老鼠感光能力大大提高;另一组证明给青蛙卵注射含有黑视素的基因后,天生具有视力缺陷的青蛙具有感光能力;第三组研究人员把黑视素插入从肾脏中提取和体外培养的细胞,结果发现这些正常情况下对光不具敏感性的细胞,在黑视素浸泡中,被转入光感受器。这些实验充分证实了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细胞存在视觉传递功能的可能性。
“如果能把黑视素基因放进某些细胞中,那么就可使得通常不具有感光性的细胞具有感光功能。将来可以通过在盲人眼睛里的其他细胞中植入黑视素基因,从而令其重获光明。”研究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