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唐队长的阳台和他的“笨农业”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7-20 09:59:15
唐队长叫唐军,今年36岁,是岚皋县委宣传部春节后派往官元镇古家村脱贫攻坚工作队的队长。小伙子高大帅气,谦逊稳重,之前在官元还工作过六个年头。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延安)唐队长叫唐军,今年36岁,是岚皋县委宣传部春节后派往官元镇古家村脱贫攻坚工作队的队长。小伙子高大帅气,谦逊稳重,之前在官元还工作过六个年头。

他在村上租住的房屋外面有个阳台。笔者见到他时,正是一个烈日的正午,只见他蹲在阳台的一角仔细看那拔节而起的瓜蒌。叶子已有上十片,宽大的三片,小一点儿的有七八片,植株样子和颜色都犹如四季豆或是黄瓜。

那瓜蒌尚处于少年,硬实的茎尽处,便是如弹簧状的或如盘丝似的鸭黄嫩须了,被牵引到旁边插在盆里的一根青竹竿上,那蓬勃向上的欢乐劲儿似乎才刚刚开始。

盆的四周和上部,已经搭起了一个瓜架,用铁丝绑起十二根竹木而成的一个框,暂时就这样空罩着,倒是不乏生机,也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藤叶满架,瓜果累累。

一溜儿排开去的还有葛根、刺玫、格桑花、红薯、黄杨木、紫苏、莲藕各一盆。格桑花开出七片边缘紫色向内白色的花瓣,黄蕊,整体看来茅丛丛而又青绿绿。

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盆莲藕了,用一个硕大的透明的彩色的胶盆盛着,泥浆浮水装满了约盆之八九分。水中静静躺着两片荷叶,有几片伸出盆沿来,斜倚着,偎依着。倒是有七八株青壮的杆顶着硕大的叶,田田葱葱极了。

古家村,是一个方圆上百里都小有名气的村子,不仅地势开阔,地形平缓,盛产稻米、莲藕,还滨河临溪,花果掩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田园牧歌景象。

然而这里与外界似乎很是隔离。到县城需翻两座山,一百多里地,汽车得颠簸小半天。即使到本镇和毗邻的本县外县他镇,来去没一个多钟头似乎也不够稳妥。

路本是油路,这些年也给压得坑坑洼洼了,好在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除了交通这个最大的掣肘,古家村其他基础设施倒是蛮好的。水泥路到了各家各户,电、水也都统统进行了改造,房屋也都陆续崭新了,一切向好。

这些都还可以归集为大的方面,具体到一家一户,收入便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古家村产米产藕不假,然而指望它来赚钱却不甚靠谱,出门打工仍然是第一选择。

可是外地这工,也越来越难打,矿上基本停了,厂里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常年在外也总不是办法。

群众这点心思,干部并非不知道,而是想得更深:种藕种稻本身并没有错,而是这些年来我们自作聪明,化肥越施越多,以为这就可以解决产量和收入问题,实际则不然,没有了原生态品质和浓酣的口味,一切也就跟超市里的东西没有了两样,自然就失去了特色和比较优势。

想到这里,镇、村和古家村脱贫攻坚工作队,每年都要定期调来饼肥,一车一车地运到村上,发到老百姓手里。谷种、藕种也是统一调来,都选得是生长期较长的,按需发放给群众。“笨农业”重新夺回了优势和效益。

这不,唐队长一到,就在阳台上种了一盆莲藕,泥巴照例是从就近老田里抠来的,一周给添一次水。

一二组有稻有藕,三组还是些荒山坡。咋办?唐队长带着一班人,开始了实地考察、规划、丈量。结合“三变”改革,由能人大户带头种瓜蒌!大家很是积极。

为了能把瓜蒌“看个够”,唐队长又在阳台上种了一盆瓜蒌,搭了架子。其他添置的要么就是他的设想,要么就是他喜欢的几盆植物,照例都是他的“宝贝”。

白天巡访在稻田、藕田、瓜蒌基地和农户的唐队长,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看,看看那几盆“产业”和农户的有啥区别,一看他们个个长得葱绿有劲,他就笑了,拿起草帽一边扇风一边笑。

他还捉回了几条泥鳅,放在一个盆子里,中间再停一个大石头,看能否像养鱼一样能把泥鳅养活。

“虽然古家村是已经脱贫了的村,现在处于巩固阶段,然而我们却不能固步自封,俗话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我们依然得靠发展才能巩固!”唐队长说道。

虽然离县城很远,回家一次也很是不容易,但是他的一颗心却很是平静,就像阳台上那一盆盆植物和“产业”,把根已经深深扎在了盆底,不绿意盎然才怪。

“今年新发展瓜蒌130亩,莲藕100亩,有机水稻150亩。”窗外,是静静的夜,只有蛙声和虫鸣在交响,而在灯光的辉映下,唐队长的阳台更美丽了。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