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这里的精神叫“红军”——看旬阳县红军镇以“红军精神”推进乡村振兴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7-20 09:58:42
秦岭南,巴山北,旬阳县,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红军”命名的革命老区镇。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元辉 巴远君)秦岭南,巴山北,旬阳县,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红军”命名的革命老区镇。

远离县城,山大人稀,土地瘠薄,生活贫苦,这是过去长时间红军镇的写实。

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怎么能以落后示弱?

近年来,红军镇以“红军”扬名,也以“红军精神”鼓劲加油,不甘落后,乡村发展起来了,人民生活好起来了。

在红军镇干部群众心里,什么是“红军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精神,就是向贫困宣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来幸福生活。

这个有8个行政村、人口万余的小镇,如今村容村貌变了,人民生活变了,人的精神焕发了。

是什么让“红军”成为发展的代名词、幸福的代名词?

是乡村振兴。

让群众的物质富起来,财富写在大地上

——发展是红军的硬经验

过去十几年,红军镇的群众主要收入依赖务工。

红军镇地下汞矿存量位居全国之首、亚洲之最,被称为“中国汞都”,庙湾村是其核心区域。

矿区附近群众的收入一半来自到矿上干钻工、渣工,但遇到矿上遭遇市场变化、用工量锐减的时候,群众几乎就没有收入。距矿区远的群众,就只能远到河南、山西的矿区干矿工,工资微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让那些外出群众勉强维持生计,不敢奢望生活的幸福。

红军镇有3000余劳动力,每年正月十五以后,基本都告别家乡,踏上远去的列车。长此以往,村子只剩下老人、妇女、小孩,村村都空壳,是红军镇很多年的凄惶景象。

外出务工,只是一时之计。依靠老弱妇孺建不成美丽农村,也无法保证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要让乡村振兴,就必须留住“中坚农民”!就要为他们提供收入不错的就业岗位和农村创业增收的新机会,支持和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这才是农村长久的出路。这是红军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这些年形成的共识。

周家河村位于旬阳县红军镇圣驾河中上游,3个村民小组,253户8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338人,拥有耕地面积2052亩,林地18190亩。人多地少,属典型的劳务型经济。

怎样带动村上百姓都能致富?陈孝军,既是村委会主任,又是村上的致富带头人,面对山地资源优势,去年,他组织发动所有群众思考:怎样都能有钱赚?最后达成共识:用“三变”改革做强集体经济!

说干就干,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旬阳县朝阳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周家河村互助资金协会为后盾,动员社员171人参与入股分红,土地入股流转500亩,产业入股资金10万元。与农户签订种养协议,带动全村110户。据陈孝军介绍,全村规模种植魔芋100亩、白芨50亩、拐枣800亩、油牡丹300亩,种植优质核桃100亩、地膜洋芋50亩,使群众增收有了可靠的希望。

一岭之隔的庙湾村虽是汞锑矿核心区,作为村支部书记的付雪祎发现一个问题,年轻的矿工正在变老,年少的青年不愿待在家乡,怎样让大家都有事干?他想到了庙湾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7年4月,总投资7792万元的安康金周绿色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庙湾村应运而生,总经理是上马村支部书记孙启斌。孙启斌介绍说,在两村党支部领导下,两村实行强强联手,解决了资金、土地、人工劳务和产业园建设规模问题,他们公司主打的产品是茶叶,可年产茶100余吨,产值过亿元,同时还发展乡村游。年轻人到矿上务工,年老者经营茶园,妇女可以从事旅游业,都有事干,自然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了干,还要解决怎样干。红军镇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各村都采取“村社合一”的思路,两委班子既是政治班子、村务管理班子,更是产业发展组织,“村社合一”让基层组织有了发展的责任和压力。

庙湾村主攻油用牡丹种植,并配套养殖野猪、土鸡、山羊;红军村种植药材和高山蔬菜;丰泽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打山羊、土鸡和野生蜂蜜养殖。

庄院村百草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旬阳县普惠农业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带动793户贫困户发展黑猪520头、养殖山羊3680只、种植油用牡丹1200亩、拐枣2100亩,发展白芨、猪苓等中药材1000亩。 村村有产业有就业,形成了红军镇发展的兴旺局面。

这种兴旺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和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政府主要是示范和引导,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用红军镇党委书记晏清泉形象的比喻:“一切权力归农会!”这是红军时代的政治法则,用到今天,在红军镇,让广大农民学会市场化思考,走出小农经济圈子,怎样选择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利益怎样分配,都是群众自己定。晏清泉说:“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当然是战略选择。但一切资本在乡村的运营,必须兼顾村民利益,必须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一个大根本,否则一时的繁荣,丢掉的是农村长远的发展。那种‘富了个人、损了集体、伤了群众’的事,我们党委政府不提倡,也坚决反对。”

把农村资源激活,把集体产权盘活,把群众利益写在协议里,也写在红军搬不走、移不动的土地上,让红军的财富从土地里长出来,“这就是红军发展的硬经!”晏清泉笑着说。

事实证明,红军镇8个行政村,不断创新“支部+公司+产业+贫困户”新模式,从“村社合一”到“村社企三合一”,走出一条农村开放发展的新路子。2017年,红军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达到14416元。

让群众的家园靓起来,把乡愁植在乡土上

——谁不说咱家乡好

走进茨坪社区,宽阔的街道,成排的楼房,错落有致的民居,小桥和流水连通着村庄与田园,这样乡村胜景在红军镇到处可见。

而曾经的茨坪就是红军镇贫苦的集中代表。

村主任葛良义在本次换届中实现了三连任,而且是高票当选。他充满自豪感地说:“茨坪社区穷的太久了,既然村民高票选我,我就要带动村民致富,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有了葛良义这样不等不靠、思进思变思发展的农村“三思型”人才,茨坪社区才有了今天焕然一新的面貌。

在红军镇红军村,让人充满敬意的,不仅是“红军老祖”留下的济危救困的“红军精神”,还有一种不让“红军老祖”英灵福荫之地穷下苦下去的意志和信念。这样的精神激励着一群扶贫人,为红军村告别贫穷努力地奋斗着。第一书记孙伟、联村干部吕福臣、老支书黄泽贵,这些名字和人,都是红军村人口里的好人,眼中的能干人,心中的信服人,就是在他们的带领下,红军村一次性集中安置57户235人。安置点按照宜居宜业宜游标准设置,村民可以在市民和村民双重身份中自由切换。红军村变了,在当地人心中,他们可以告慰“红军老祖”了。

44岁的柯先德是茨坪社区2014年的贫困户,因为当初道路交通不便,由边远的茨沟垴搬入社区。对他来说,移民安置解决了住房问题,现在骑上摩托车就可以上山种地,忙时是农民,闲时是市民,农闲之余做做短工,双重身份让他感到浑身都是劲。

茨坪社区2012年就开始启动安置点建设,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设计理念,连续六年推动,实现了农户集中安置。途经茨坪、庙湾、上马村构成的大北环,一侧是宽阔的街道和成排的楼房,对岸是错落有致的民居,小桥和流水连通着乡与村,雪白的路灯和墙面装饰着各色的瓷砖,家门口停放的各种牌子的小汽车,村上广场每到夜幕降临,就是社区最热闹的地方,人们在此跳着广场舞,看着乡村露天电影,交流着新生活的感受,完全是一幅富足的市井生活图画。

对于红军村曹家院子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家家比过日子,户户抢着发展产业。以前,镇干部对老院子的印象是两乱:思想乱,房子乱。据村文书林乐明讲,老院子年久失修,房子盖得横七竖八,厕所、猪圈、粪场混杂,村民为了一薅锄地界,往往闹得不可开交,村上进行统一规划后,一次性安置52户。“如今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群众说。

镇长向甲锋说:“乡村振兴,目的就是要留住愿意在乡村生活的人,把乡村建设得有乡村的灵气,这就是乡愁,宜居宜业宜生活,这样的乡村就是幸福乡村!就有人会留下来,乡村的薪火才能传递下去。”

红军镇立足红色文化、民俗特点,充分发掘村庄原有的个性与特色,在保护山水田园的同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推动“红色游+乡村游”的全域旅游新发展,让乡村振兴战略在红军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群众精神强起来,文明长在人心上

——日子更有精气神

张孝俊,红军镇茨坪社区四组人,90后汉子。因高考失利,家乡又无出路,于是开始了在西安打工的日子,他装过空调,做过文案,当过主持。面对自己的家乡焕发出的生机,张孝俊决定回乡发展,经过几年的磨炼,加上百姓对他的信任,又有文化,换届时当选村文书一职。

像这样的90后返乡创业的人在红军镇各个乡村越来越多。乡村振兴,成为吸引务工返乡的最大“磁场。”

这个“大磁场”一方面是在村上就可以创业就业挣钱,再也不用去漂泊辛苦。另一方面,村上的居住条件的改善宜居宜游宜业,更重要的是,村上治理富有成效,乡风文明让人更愿意留守乡村,享受一份乡愁之美。

起源于旬阳有益实践的“三治融合”,在红军镇无疑也是促推发展、优化乡村社会治理的良方良法。红军镇各村都注重把群众资源调动起来、组织起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的主人。

红军村因为红军老祖墓地所在地,每个群众都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你不好好搞你就对不起红军老祖。”在红军村,道德评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今年4月17日召开的二季度道德评议中,代广林成为了负面典型,理由很简单:“身强体壮好吃懒做争要低保。”道德评议委员会认为代广林丢了红军村人的脸。被评为后进以后,支部书记黄泽贵主动成为他的帮扶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帮扶,代广林心灵起了变化,他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决心勤劳致富,村上安排他参加村上的合作社,带着他一起致富。

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周家河村形成了“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的格局,实行村民高度自治。其中“村规民约”严厉禁止滥办酒席、不讲诚信、不赡养父母等行为20条,凡违反规定的一律给予处罚,这“20条”成为村民自治的“小宪法”,治出了正能量,治出了凝聚力。村支书曹家兵已经是三连任了,在谈到村民自治时他有自己的心得:“村上有自己的‘小宪法’,按照村规民约执行就是了,村上的事通过民主决策、集中智慧,由村民说了算,村干部清清白白,群众明明白白,村民能说的上话,能安居乐业,才能安得了心。”

在村民自治过程中,各村都在探索符合各村村情的自治方法。红军镇丰积社区依靠家风家训家规来开展家族自治,取得了良好效果。陈氏家族理事会会长陈承敬自豪的介绍:“我们通过家风家训家规来管制族人,可以做到事不出族。共调解家族农户矛盾纠纷21起,组织道路维护等公益事业138人次,协助制止违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8起,为社会和谐奠定了非常坚实的自治基础。”管好一族人,带好一村人,这种接地气的乡村社会治理很有标本意义。

村规民约、道德评议、家族自治是红军镇各村“治村重器”,在建设推广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并没有缺位,先后指导修订村规民约100余条,召开道德评议会40场次,征集家规家训289条,排查矛盾纠纷129件,“三力联调”成功129件。全镇实现了连续多年无刑事民事治安案件,6年无非访、无越级信访。良好的文明乡风,让村民和睦相处,成为村民之间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而这样的情感归属,也对产业发展带来向心力,大家都忙着发展生产、就业增收,心思都放在了正路上。

回顾红军镇这几年的巨变,镇党委书记晏清泉感慨地说,在推动发展中,群众永远是最大的力量。村党组织自觉担当起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的责任,镇上主动放下身架,还民主权利于民,扮演好自己政治领导、政策引导、科技服务的角色,引导村民当家做主,积极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真正把群众资源运用起来,把群众力量发挥到最好,一个乡村怎么能不进步、不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面貌怎能不焕然一新呢!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